当前位置:时代文苑> 历史脑洞

> 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

历史脑洞

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

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

作者:启个名字真的好难啊

更新:2025-03-13 20:27:09

状态:完结

主角: 汉朝,就会,刘秀

剧情人物是【汉朝,就会,刘秀】的历史脑洞,历史,三国小说《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》,由网络作家“启个名字真的好难啊”所著,情节扣人心弦,本站TXT全本,欢迎阅读!本书共计796857字,565章节,更新日期为2025-03-13 20:27:09。目前在本网 sdzhanhuan.cn上完结。小说详情介绍:《读通鉴论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史论杰作。69 岁动笔,直至逝世前完稿,凝聚其毕生心血,全书约 60 余万字 。该书以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所载史实为基础,系统评论秦至五代的封建社会历史。共 50 卷,每卷依朝代划分,各代中以帝王名号为目,共 30 目,其下又细分专题,卷末附叙论四篇。王夫之借由对历史事件、人物的臧否,深刻剖析历代兴衰成败、得失利弊,探寻历史发展进化规律,期望 “推本得失之原,立一成之型”,为国家复兴提供借鉴。它并非单纯的历史著作,而是王夫之的历史沉思录。既反映明清之际的动荡历史,也沉淀着他痛苦与矛盾心境下的深刻反思。王夫之批评君主聚敛、滥杀,斥责奸臣乱纲、引狼入室,批判学风衰败、舍本逐末等,几乎涵盖历代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。同时,他提出 “事随势迁而法必变”“理势合一” 等观点,批判封建史学的 “正统论”,具有进步意义。不过,受时代局限,王夫之思想也有保守之处,如认为封建君主和思想观念不能变,阅读时需辩证看待 。《读通鉴论》文采斐然、议论纵横、新见迭出,全面展现了王夫之进步的历史观和政治思想倾向,堪称传统史论中的瑰宝 。

《王夫之读通鉴论通读本》精彩片段

鼓励贫穷的人努力生存,这样富人的势力自然会受到抑制,这难道不是治理的正道吗?然而,

等到社会安定、风俗改变,百姓却感受不到官吏的恩德。酷吏出现后,

利用百姓的这种心理作威作福,严厉打击富人和强者,

那些贫穷弱小、不努力自立的“罢民”就会为此感到痛快。赵广汉就采用了这种手段,

他任用那些无所顾忌的年轻人,遇事就一哄而上,敢于杀戮,以此来换取“罢民”的赞颂。

于是百姓就认为贫穷弱小是值得庆幸的事,却不知道自己幸灾乐祸,养成了懒惰懈怠的习性,

最终无法摆脱贫困和死亡。其中那些狡黠的人,还会变得阴险残忍,

窥探别人的过错并加以攻击,彼此仇恨、相互残杀,不闹到天下大乱不会罢休。

愚昧的百姓哪里懂得这些,他们以为酷吏是在帮助自己,实际上那是酷吏设下的陷阱。

他们被鼓动着纷纷响应,还把酷吏当作父母一样依靠。其实那不是父母,

而是酷吏用来驱使他们互相攻击的恶犬罢了!  汉宣帝以严苛著称,

却首先诛杀了赵广汉这样严苛的官吏,可还是有人认为赵广汉被冤枉了。

世俗的观念真是太能迷惑人了,历经千年都没有改变,竟然到了这种地步!包拯受到重用时,

有见识的人都担心会引发祸乱,君子的远见卓识,早就不是平庸之人能理解的了。

  萧望之不得善终,也是他咎由自取!汉宣帝想要任用他为宰相,先让他去处理一些政务,

派他出任左冯翊(今陕西大荔县一带),他就生气地称病辞官。汉宣帝派金安上去开导他,

他才肯赴任。萧望之要是有羞耻之心,听到金安上的开导,应该羞愧而死。

  世道衰落的时候,那些号称君子的人,表面上故作廉洁,内心却贪图荣华富贵,

遇到高位就争着去做,地位低就推辞不就。爵位俸禄,是上天规定、君主掌控用来封赏的。

萧望之仗着自己精通经术、擅长上奏议事,就认为自己理应得到尊贵荣耀的职位。

照他这样的想法,面临生死存亡的大节时,他能不贪生怕死、不贪恋富贵,

...

同类推荐